索引號: | 1133092208736229XM/2022-00055 | 主題分類: | 農業、林業、水利/水利、水務 |
---|---|---|---|
發布機構: | 縣農業農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2-01-11 |
文號: | 嵊農發〔2021〕49號 | 文件登記號: | LSSD18―2022―0001 |
有效性: | 有效 | ||
政策層類分級: | 縣級政策 | ||
服務對象: |
嵊泗縣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嵊泗縣節約用水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
|||||||||||||||||||||||||||||||||||||||||||||||||||||||||||||||||||||||||||||||||||||||||||||||||||||||||||||||||||||||||||||||||||||||||||||||||||||||||||||||||||||||||||||||||||||||||||||||||||||||||||||||||||||||||||||||||||||||||||||||||||||||||||||||||||||||||||||||||||||||||||||||||||||||||||||||||||||||||||||||||||||||||||||||||||||||||||||||||||||||||||||||||||||||||||||||||||||||||||||||||||||||||||||||||||||||||||||||||||||||||||||||||||||||||||||||||||||||||||||||||||||||||||||||||||||||||||||||||||||||||||||||||||||||||||||||||||||||||||||||||||||||||||||||||||||||||||||||||||||||||||||||||||||||||||||||||||||||||||||||||||||||||||||||||||||||||||||||||||||||||||||||||||||||||||||||||||||||||||||||||||||||||||||||||||||||||||||||||||||||||||||||||||||||||||||||||||||||||||||||||||||||||||||||||||||||||||||||||||||||||||||||||||||||||||||||||||||||||||||||||||||||||||||||||||||||||||||||||||||||||||||||||||||||||||||||||||||||||||||||||||||||||||||||||||||||||||||||||||||||
|
|||||||||||||||||||||||||||||||||||||||||||||||||||||||||||||||||||||||||||||||||||||||||||||||||||||||||||||||||||||||||||||||||||||||||||||||||||||||||||||||||||||||||||||||||||||||||||||||||||||||||||||||||||||||||||||||||||||||||||||||||||||||||||||||||||||||||||||||||||||||||||||||||||||||||||||||||||||||||||||||||||||||||||||||||||||||||||||||||||||||||||||||||||||||||||||||||||||||||||||||||||||||||||||||||||||||||||||||||||||||||||||||||||||||||||||||||||||||||||||||||||||||||||||||||||||||||||||||||||||||||||||||||||||||||||||||||||||||||||||||||||||||||||||||||||||||||||||||||||||||||||||||||||||||||||||||||||||||||||||||||||||||||||||||||||||||||||||||||||||||||||||||||||||||||||||||||||||||||||||||||||||||||||||||||||||||||||||||||||||||||||||||||||||||||||||||||||||||||||||||||||||||||||||||||||||||||||||||||||||||||||||||||||||||||||||||||||||||||||||||||||||||||||||||||||||||||||||||||||||||||||||||||||||||||||||||||||||||||||||||||||||||||||||||||||||||||||||||||||||||
各相關單位: 為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貫徹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和浙江省節水行動方案,統籌謀劃今后五年我縣節約用水工作,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嵊泗縣節約用水十四五規劃》,請各相關單位遵照執行。 附件:嵊泗縣節約用水十四五規劃 嵊泗縣農業農村局 2021年12月21日 嵊泗縣節約用水“十四五”規劃 嵊泗縣農業農村局(水利局)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目錄 附表:嵊泗縣節水方案年度實施計劃表 前言 “以縣域為單元,以政府為主體”的思路,全面推進節水工作,是落實“節水伏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治水思路的重要抓手。節水作為踐行“十六字”治水方針的首要要求,是破解我國水安全問題的關鍵舉措,為推動節水工作的開展。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會同相關部門印發了一系列節水政策、規劃與標準,明確提出了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加快推進節水工作的要求。2019年,水利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編制了《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并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印發。2020年6月4日,經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浙江省節水行動方案》,浙江省節約用水“十四五”規劃已納入省政府省級備案專項規劃目錄,全省“十四五”節水規劃是水資源節約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的重要內容。 嵊泗縣居于東海北端,是我國1.8萬公里海岸線的中心點,是滬、杭、甬的東大門和天然屏障,歷來是軍事要塞,又是國際海輪進出長江口的必經之道。嵊泗縣地處海島,與大陸分隔,無過境客水,水資源全靠降水補給,多年平均降水量僅1134.1mm,降水量年際分布不均,年內分配相對集中,空間分布不均勻;島嶼分散造成地面徑流差異大,山低溪短,降雨徑流大部分直排入海,截流條件差;且島上缺乏建造大中型水庫的條件。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342萬m3,人均水資源擁有量500m3,僅為全國人均擁有量的1/5和全省人均擁有量的1/4,是個嚴重缺乏淡水資源的海島縣。隨著藍海經濟發展、美麗海島建設,嵊泗縣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加快推進全域旅游創建,推進鄉鎮全域建設。隨著人口規模的擴大、海島旅游業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用水需求將進一步提出水質和水量的雙重要求,公共用水和服務業用水的需求量也將激增,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呈擴大態勢。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切實落實“節水優先”理念,深入開展節約用水工作,積極開發非常規水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是解決嵊泗縣水資源問題的戰略舉措。 嵊泗縣高度重視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積極推進”的工作思路,將節水型社會建設列入政府日常重要工作議程,不斷強化領導,明確部門責任,落實工作措施,持續加快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于2018年完成了國家節水型社會創建工作。 為充分落實國家、省關于節水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也為了指導2021~2025年節約用水方案的順利推進,嵊泗縣農業農村局(水利局)委托浙江中水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編制《嵊泗縣節約用水“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項目組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廣泛征求有關方面意見,于2021年12月編制完成了《嵊泗縣節約用水“十四五”規劃》,《規劃》以“節水優先”治水理念為指導,按照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為核心,以制度創新為動力,在進行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和管理現狀調查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省關于節水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提出了嵊泗縣節水工作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統籌安排了節水管理工作及農村、工業、生活、非常規水源利用等行業的節水工程和分階段實施計劃。 《嵊泗縣節約用水“十四五”規劃》是指導嵊泗縣未來5年節水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規劃》編制工作得到了嵊泗縣農業農村局(水利局)、各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的關心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1 基本情況 1.1 自然地理概況 1.1.1 地理位置嵊泗位于杭州灣以東,長江口東南,即北緯30°24′~31°04′、東經121°30′~123°25′之間,位于我國1.8萬公里海岸線的中心點,是浙江省最東部、舟山群島最北部的海島縣,全縣有大小島嶼630個,其中百人以上常住人島嶼13個??h境西起灘滸黃盤山,與上海金山衛相望;東至童島(海礁)的泰礁;北迄花鳥島,連接佘山洋;南到浪崗的南北澎礁、馬鞍山至白節山一線,與岱山縣大衢島隔水為鄰。東西長180km,南北距23km~91km,海陸總面積8824km2,其中陸域面積86km2,海域面積8738km2,分別占總面積的0.97%和99.03%,故有“一分島礁九九?!敝f。 圖1.1-1 嵊泗縣地理位置圖 1.1.2 地形地貌嵊泗列島處于華南褶皺系的次級構造單元新昌-定海-花鳥山斷隆的東北部邊緣,是浙東天臺山脈向東北延伸沉陷入海的外露部分。在約88平方公里的陸域中,80%~90%為燕山晚期形成的鉀長花崗巖、花崗巖,10%~20%為中生代晚期侏羅紀火山巖系以及局部第四紀陸相和海相沉積物。諸島地質條件相似,巖層以花崗巖為主,島嶼呈上升趨勢。列島屬低緩丘陵地區,丘陵面積約占陸地總面積積的90%以上,較大的谷地分布在泗礁山、枸杞島、大洋山島上,其余島上谷地狹小。山地高度一般在幾十米到一二百米之間,最高點系花鳥山的前坑頂,海拔236.9m,次高點為黃龍島的石屋崗頂,海拔223.5m。第三高點為泗礁島插旗崗頂,海拔217.8m。 1.1.3 氣象條件(1)氣候要素 氣溫:年平均氣溫16.4℃,年最高氣溫17.5℃(2007年),年最低氣溫15.7℃(1986年、1993年)。全年8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6.9℃,極端最高氣溫36.4℃(1998年8月15日),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5.8℃,極端最低氣溫-5.7℃(1991年12月28日)。 表1.1-1 各月平均氣溫及極端氣溫
降水:歷年平均降水量1134.1mm,平均降水日131.4天。年最多降水量1552mm(1997年),年最少降水量692mm(2003年)。月最多降水量527.6mm(1999年6月),一日最大降水量198.6mm(1997年8月19日)。歷年最長連續降水日數17天(1992年3月13~29日),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58天(1988年10月27日~12月7日)。 日照:歷年平均日照2012.3h,日照量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最多年份可達2202.4h(1995年),最少年份1761.5h(1989年),月最多日照時數243.1h(8月),月最少日照時數為116.2h(2月份)。 蒸發:歷年平均蒸發量1364.9mm,全年以7月份蒸發量最大181.6mm,1月份蒸發量最小56.8mm。年最大蒸發量1563.8mm(2005年),最小蒸發量1111.9mm(1999年)。年蒸發量大于降水量。 雪:歷年初雪一般出現在1月上旬,終雪出現在2月中旬。初雪最早出現在12月10日(1986年),最晚出現在2月1日(1995年)。終雪日最早出現在1月9日(1991年),最晚出現在4月1日(1996年)。歷年平均雪日5.9天,歷年最大積雪深度7cm(1991年12月28日)。 霧:一年四季均有霧出現,以春季為最多。年平均霧日49.4天,最多年份達73天(1984年),最少年份30天(2004年、2007年),最長連續霧日8天,出現在1998年4月6~13日。以平流霧為主,范圍廣,濃度大,能見度最差時小于30m。對海、陸作業影響較大。 風:風向隨季而變,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春秋兩季風向凌亂多變。8級或以上大風年平均為114.7天,最多年份152天(1990年),最少年為81天(2003年)。年平均風速6.6m/s,歷年瞬間極大風速54.2m/s,平均最大風速44.7m/s,均出現在1986年8月27日。 (2)四季特征 嵊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溫差較小。春季多海霧,夏季多氣旋,秋季較干燥,冬季有霜凍。降水量春夏多于秋冬。 春季:3月13日~6月8日,歷時88天。初春冷暖氣流交匯頻繁,多陰雨天氣,海霧也多。季平均氣溫16.8℃。季平均降水日39.7天,季平均降水量360.4mm。 夏季:6月9日~9月24日,歷時108天。盛行偏南風,晝夜溫差小。初夏為梅雨期,入梅一般在6月中旬,出梅在7月上旬,梅期平均25天。盛夏為臺風期,天氣炎熱,多雷雨,熱帶氣旋活動頻繁。季平均氣溫25.5℃,極端最高溫度37.4℃(2013年8月8日,非整編資料統計)。季平均降水日36.1天,季平均降水量423.2mm。 秋季:9月25日~12月1日,歷時68天。天氣少雨,氣候干燥,常出現秋高氣爽天氣。季平均氣溫17.2℃。季平均降水日16.7天,季平均降水量114.7mm。 冬季:12月2日~翌年3月12日,歷時101天。盛行偏北風。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下降明顯。季平均氣溫7.5℃,極端最低氣溫-5.7℃(1991年12月28日)。遇強冷空氣影響,氣溫急劇下降,風力猛增,最大風力可達11級,俗稱“打暴天”。季平均降水日40.5天,季平均降水量255.7mm。 1.1.4 地震情況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嵊泗縣Ⅱ類場地的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amax=0.10g,基本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軟基區為Ⅲ類場地,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5s;巖基區為Ⅱ類場地,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 1.2 社會經濟概況 嵊泗縣又稱嵊泗列島,位于杭州灣以東、長江口東南,是浙江省最東部、舟山群島最北部的一個海島縣,全縣有大小島嶼630個,其中百人以上常住人島嶼16個。陸域面積8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738平方公里,是一個典型的海洋大縣,陸域小縣。全縣轄3鎮4鄉,2020年末戶籍人口66903人。2020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116.5億元;財政總收入12.0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31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26元,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20元。 嵊泗縣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嵊泗地處我國1.8萬公里海岸線的中心,我國貿易及運輸最繁忙的南北海運和長江水運“T”型樞紐點上,扼長江、錢塘江出??谥獩_,是國內外海輪進出長江口的必經之地,是長江黃金水道連通外海的唯一通道,更是配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港區,集“黃金海岸”和“黃金水道”的區位優勢于一體。同時,嵊泗背靠滬、杭、甬等大中城市群和長三角遼闊腹地,距上海蘆潮港31海里、寧波75海里和舟山74海里。隨著東海大橋的建成和沈家灣客運中心順利投入運行,嵊泗已融入上海、杭州兩小時經濟圈,更有利于接受長三角周邊經濟發達地區的輻射。 嵊泗縣港口資源得港獨優,是寧波—舟山港的重要組合港,更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港區,主要有洋山港區、泗礁港區和綠華山港區。嵊泗適宜開發的深水岸段有9處,總長46.5公里,其中水深15米以上岸線36.5公里,水深20米以上岸線10公里,目前深水岸線已開發利用15公里,尚有70%岸線未利用開發。進港航道水深在20米以上,25—30萬噸級船舶可全天候進出港口。港域內有錨地10處,其中可錨泊10萬噸級的錨地有5個,可錨泊30萬噸級船舶的錨地有3個,占舟山港的60%。2020年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11300萬噸。 嵊泗縣旅游資源得景獨秀,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列島風景名勝區,素有“海上仙山”的美譽,具有“碧海奇礁、金沙漁火”等原生態旅游特點,已被認定的風景點有50多處。嵊泗列島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四個景區:即以碧海金沙、漁家休閑、海鮮美食為特色的泗礁景區,以遠東第一大燈塔—花鳥燈塔和霧島為特色的花綠景區,以漁港、海崖和漁俗為特色的嵊山—枸杞景區,以幻石靈礁和現代港橋為特色的洋山景區。2020年實現旅游接待742.3萬人次,旅游收入106.1億元。 嵊泗縣漁業資源得漁獨豐,是全國十大漁業縣之一,地處著名的舟山漁場中心,水產品資源豐富,被稱為“東海魚倉”和“海上牧場”。盛產帶魚、大小黃魚、墨魚、鰻魚和蟹、蝦、貝、藻等500多種海洋生物。馬鞍列島現代漁業綜合區列入第二批50個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成為浙江省首個省級現代漁業綜合區;嵊泗的貽貝產品曾榮獲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浙江省漁業博覽會金獎,并被認定為省級綠色食品、優質無公害產品和省級名牌產品,首個“中國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產品,同時嵊泗縣縣還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貽貝之鄉”稱號,擁有全省最大的貽貝產業化基地和深水網箱養殖基地,是寧波、上海及長三角地區鮮活水產品供應基地,2020年實現水產品總產量40.5萬噸,漁業總產值58.75億元。 嵊泗縣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按照“一中兩翼”島城建設思路,嵊泗縣進一步完善城市發展體系,全力推進城鄉融合,不斷提升縣城的綜合功能??h海洋文化中心、菜園三小、人民醫院綜合大樓、生活污水處理廠等市政基礎設施先后建成。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建設要求,深入實施漁農民飲用水、村莊示范整治、環境衛生整治和強塘固房等惠民工程,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基本實現了陸上公路網絡化和海上交通高速化。建立了本島城鄉供水一體化系統,全縣海水淡化規模達到日產14000噸。舟山至嵊泗110千伏電力聯網工程建成投運,實現了嵊泗與浙江電網的聯網。 嵊泗縣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已順利通過了省教育強縣、省級文明城市、國家衛生縣城、省級生態縣和全國科普示范縣驗收;連續8次被評為省雙擁模范縣,3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縣”稱號等;社會安定和諧,治安狀況良好,連續15年被評為“浙江省平安縣”,奪得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1.3 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情況 1.3.1 水資源概況1.3.1.1 降水量嵊泗地處中緯度地帶,東瀕太平洋,西臨歐亞大陸,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嵊泗屬海島縣,缺少地形抬升和熱對流作用,降水量比大陸偏少,屬全省的少雨區。歷年平均降水量1134.1mm,平均降水日131.4天。年最多降水量1552mm(1997年),年最少降水量692mm(2003年)。 嵊泗縣降水量年內分配呈雙峰型,前峰在6月份,該月雨量通常為全年的16.3%,主要由梅雨形成;后峰在8月份,本月雨量一般占全年的10.9%,其成因以臺風暴雨為主。 多年平均逐月降水量柱狀圖見圖1.3-1。 圖1.3-1 嵊泗縣多年逐月平均降水量柱狀圖 1.3.1.2 設計徑流由于嵊泗縣沒有水文站,為分析嵊泗縣天然徑流情況,明確可利用地表水資源量,本次規劃通過水文比擬法來計算嵊泗縣設計徑流。 嵊泗縣與舟山本島相鄰,舟山本島上設有長春嶺水文站,徑流條件較為相似,故本次規劃采用長春嶺水文站為參證站。定海區長春嶺水文站,集雨面積3.8km2,流量資料系列為1980~1993、1997~2012年,2012年之后流量資料停測。該站實測的年降水量與徑流深的相關系數為0.941,年平均降水量為1631.7mm,徑流深841.2mm,徑流系數0.516。其回歸方程為: R=0.7977P-460.45 式中:R—年徑流深(mm); P—年降水量(mm)。 嵊泗縣1974~2018年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134.1mm,年降水過程詳見圖3.1-1。 設計徑流分析采用降雨~徑流相關法,以嵊泗縣1974~2018年共45年的降水量觀測資料,移用長春嶺站的降雨徑流關系,求得嵊泗縣域1974~2018年的徑流深成果,詳見表1.3-1和圖1.3-2。 表1.3-1 嵊泗縣1974~2018年徑流深成果表
圖1.3-2 嵊泗縣年徑流深過程圖 根據上述徑流深系列,采用P-III型曲線排頻計算得嵊泗縣各頻率設計徑流深成果,詳見表1.3-2。 表1.3-2 嵊泗縣各頻率設計徑流深成果
采用《浙江省舟山群島新區水資源節約保護與開發利用總體規劃》成果對本報告設計徑流深成果進行合理性檢驗,具體見表1.3-3。 表1.3-3 設計徑流深成果對比表
由上表可知,本次復核徑流深均值和各頻率徑流深較規劃成果相差9.3%~18.1%,基本保持一致,而且本次徑流深系列更長,說明本次設計徑流深成果基本合理。 1.3.1.3 水資源量根據《舟山市第三次水資源調查評價》,嵊泗縣多年平均徑流深為397mm,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0.3342億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0.0994億m3,地下水與地表水不重復計算量為0。 水資源總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與地表水不重復計算量 經計算,嵊泗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0.3342億m3,人均水資源量為500m3/人。 1.3.2 水資源開發利用1.3.2.1 水源工程(1)蓄水工程 嵊泗縣為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多年來興建了大量蓄水工程。目前正在供水及備用水源水庫(山塘)共13座,其中泗礁島6座,正常庫容102.74萬m3;黃龍島2座,正常庫容9.7萬m3;嵊山島1座,正常庫容10.6萬m3;枸杞島1座,正常庫容10.3萬m3;洋山島1座,正常庫容6.7萬m3;花鳥島2座,正常庫容6.95萬m3。 表1.3-4 嵊山縣供水水庫(山塘)統計表
(2)海水淡化工程 泗礁島目前有小菜園鎮海水淡化廠,設計供水能力為10000m3/d;嵊山島有海水淡化廠1座,即碧海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3000m3/d;洋山島有海水淡化廠1座,設計供水能力為4000m3/d;枸杞島有海水淡化廠1座,設計供水能力為4000m3/d。 表1.3-5 嵊泗縣海水淡化廠統計表
嵊泗縣目前建有少量屋面集雨系統及儲水水窖設施,在城市道路、公共綠地、露天停車場、新開發居民小區等積極推行下凹式綠地、滲透鋪裝、滲透管溝、滲透井、屋頂集水溝、雨水收集池等建設。蓄積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等方面的用水,如澆灌、沖廁、洗衣等。根據《2020年舟山市水資源公報》,嵊泗縣2020年雨水利用量約26萬m3,約占總供水量的7.0%。 1.3.2.2 供水現狀(1)供水水廠 嵊泗縣共有供水水廠7家,其中泗礁島有2座水廠,分別為菜園水廠和基湖水廠,其中菜園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6000m3/d,基湖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10000m3/d;黃龍島有1座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2000m3/d;嵊山島有1座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1000m3/d;洋山島有1座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1000m3/d;枸杞島有1座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2000m3/d;花鳥島目前只有簡易的供水站1座,規模600m3/d。 表1.3-6 嵊泗縣現有水廠統計表
(2)供水量 根據《2020年舟山市水資源公報》,2020年嵊泗縣總供水量370萬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31萬m3,占8.4%;地下水供水量42萬m3,占11.4%;非常規水源供水量297萬m3(其中雨水26萬m3、海水淡化271萬m3),占80.3%。2020年嵊泗縣供水量統計見表1.3-7。 表1.3-7 2020年嵊泗縣供水量統計表
圖1.3-3 2020年嵊泗縣供水量結構圖 1.3.2.3 現狀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嵊泗縣淡水資源主要為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及少量降水補給的淺層地下水,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342萬m3,由于地處海島,島小而分散,絕大部分島嶼無人居住,能夠被開發利用的淡水資源更少。根據現有的技術條件,降水正常年份能夠被開發利用的淡水資源約在400萬m3左右,只占水資源總量的6%左右。 2 節約用水現狀及存在問題 2.1 現狀節水水平分析 2.1.1 現狀節水水平調查2.1.1.1 農業節水嵊泗縣內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為2002.78畝,農業兩區面積1570畝,全部為現代農業園區。 (1)灌區基本情況 由于嵊泗縣總耕地面積少而集中,耕地中的大部分為旱作物,無固定水源,且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內容大部分為旱作基地、林區和養殖基地,因此實際有效灌溉面積只有400畝,全部集中在菜園鎮。嵊泗縣耕地面積及灌溉面積統計表如表2.1-1所示。 表2.1-1 嵊泗縣耕地面積及灌溉面積統計表 單位:畝
嵊泗縣共計三個小型灌區,在2017年以前均已完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的建設工作。有效灌溉面積共400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為400畝,高效節水灌溉率為100%,形式為噴灌溉和微灌,面積均為200畝。 1)老虎頭灌區 老虎頭灌區位于菜園鎮基湖村,灌區內有效灌溉面積為100畝,灌溉方式為自流引水灌溉,灌溉水源為老虎頭山塘,總蓄水能力為5萬m3。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面積率為100%,為微噴滴灌,灌區內主要農作物為蔬菜,輪作少量玉米,老虎頭灌區目前由基湖村村集體管理,目前灌區農戶輪流進行放水管理,無專門雇傭的管水員。 表2.1-2 老虎頭灌區種植情況
2)和尚果灌區 和尚果灌區位于嵊泗縣菜園鎮石柱村,灌區內有效灌溉面積為180畝,采用自流引水灌溉,灌區灌溉水源為小坑山塘、南岙山塘、和尚果山塘,總蓄水能力為8.8萬m3。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面積率為100%,為微噴滴灌。灌區主要農作物為蔬菜,輪作少量玉米,種植情況如表2.1-3所示。和尚果灌區目前由石柱村村集體管理,有一名專門雇傭的管水員進行放水管理。 表2.1-3 和尚果灌區種植情況
3)宮山水庫灌區 宮山水庫灌區位于菜園鎮基湖村,灌區內有效灌溉面積為120畝,采用潛水泵提水灌溉,為管道灌溉,灌區灌溉水源為宮山水庫。灌區內主要農作物為蔬菜,輪作少量玉米,種植情況如表2.1-4所示。宮山水庫灌區目前由基湖村村集體管理,目前灌區農戶輪流進行放水管理,無專門雇傭的管水員。 表2.1-4 和尚果灌區種植情況
(2)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情況 2018年度嵊泗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灌區已實現全覆蓋,全縣總投資約42.16萬元,實施面積為400畝。 (3)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說明 為大力推廣節約用水,保障農民種糧積極性,促使農田水利,設施良性運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大力推廣節約用水,保障農民種糧積極性,促使農田水利設施良性運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16〕2號)等國家、省、市文件精神和《嵊泗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嵊泗縣于2018年9月印發了嵊泗縣農林水利圍墾局 嵊泗縣財政局關于印發《嵊泗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精準補貼及節水獎勵辦法》的通知(嵊農林水圍〔2018〕91號)。 2.1.1.2 工業節水(1)清潔生產審核 嵊泗縣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審核,鼓勵縣域內工業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實施節水改造,減少新生水的消耗和污水排放。截至2020年,嵊泗縣已完成企業清潔生產審核33家。 表2.1-5 歷年清潔生產企業名單
(2)企業水平衡測試 水平衡測試是提高企業用水效率,引導企業加強節水管理和技術進步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截至目前,嵊泗縣已完成企業水平衡測試11家。 2.1.1.3 城鎮節水(1)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 2018年,嵊泗縣完成了國家節水型社會創建工作。近幾年,嵊泗縣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初步形成了以總量與定額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體系、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經濟結構體系、長效機制的管理制度體系、水資源節約保護的宣傳教育體系等四大體系,經濟、社會和生態方面均取得巨大效益。 (2)節水型器具使用情況 嵊泗縣節水部門一直以來重視節水器具推廣工作:①從源頭普及節水型器具,嚴格執行節水“三同時”制度,在新建涉水項目的設計、施工、驗收階段均按照節水設施的要求進行審查;②建立政府協調聯動機制,開展市場用水器具專項督查工作,2016~2020年累計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開展器具市場檢查,合計檢查用水器具市場5次;③建立鄉鎮、社區、用水單位的節水器具推廣三級網絡體系,每年組織節水志愿者深入社區、學校、醫院、公廁等場所推廣節水器具,確保節水型器具覆蓋全區,不留死角;④經常性開展公共單位、公共場所用水器具調查活動,要求各責任單位和部門加強組織領導,進行全面細致地調查,對普查出有問題的用水器具進行免費更換。近五年來,平均每年改造節水器具1000套。 (3)節水型單位創建情況 為深入推進節水型單位建設,繼續鞏固和發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嵊泗縣將節水型單位建設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工作任務,據統計,嵊泗縣共有行政機構43家,事業機構202家,2016年縣紀委、縣委縣府辦、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農林水利圍墾局等11家行政機關以及縣檔案館、縣招商局、縣機關事業管理局等45家事業單位創建成節水型公共機構;2017年縣住建局、縣公安局、縣法院、縣財政局等8家行政機關以及37個事業單位先后創成了節水型公共機構;2018年又有嵊泗縣政法委機關、嵊泗縣衛生、教育系統等96個單位開展了創建節水型公共機構活動,以充分發揮機關單位節水示范作用。截止到目前,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累計創建195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達到80%。 (4)供水管網漏損情況 根據《嵊泗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方案》為提高生活和城鎮公共用水效率,減少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嵊泗縣主要將供水管網改造工程、水廠擴建工程、節水器具普及推廣、一戶一表改造等四項工作。其中供水管網改造工程以泗礁本島供水管網為重點,對老化的供水管網進行改造,2012年以來每年實施老舊供水管網改造6公里以上,2020年開工建設30公里主干管新建工程。 2.1.1.4 非常規水利用(1)海水淡化 2000年開始,逐步在嵊泗縣推廣海水淡化技術,截至2019年,嵊泗縣海水淡化工程實際設備總設計規模達到日產17000噸。具體見表2.1-6。 表2.1-6 嵊泗縣海水利用工程現狀表
(2)雨水利用 嵊泗縣目前建有少量屋面集雨系統及儲水水窖設施,在城市道路、公共綠地、露天停車場、新開發居民小區等積極推行下凹式綠地、滲透鋪裝、滲透管溝、滲透井、屋頂集水溝、雨水收集池等建設。蓄積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等方面的用水,如澆灌、沖廁、洗衣等。據初步統計,嵊泗縣2018年雨水利用量約22萬m3,2019年約25萬m3。 2.1.1.5 節水載體創建(1)節水標桿企業 根據《關于公布2018年度浙江省節水型企業名單的通知》(浙經信綠色〔2019〕72號),2018年嵊泗縣創建4家節水型企業。 表2.1-7 節水型企業創建名錄
(2)節水標桿小區 目前嵊泗縣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共有14個,根據《關于公布2018年嵊泗縣節水型小區名單的通知》(嵊節水建辦〔2018〕7號),嵊泗縣2018年創建節水型居民小區3個,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成率達到21%。 表2.1-8 嵊泗縣物業小區統計
2.1.2 現狀節水水平評價2.1.2.1 用水量與用水結構根據《2020年舟山市水資源公報》,2020年嵊泗縣總用水量370萬m3,其中農田灌溉用水量4萬m3,占1.1%;林木漁畜用水量3萬m3,占0.8%;工業用水量32萬m3,占8.6%;城鎮公共用水量73萬m3,占19.7%;居民生活用水量258萬m3,占69.7%。 表2.1-9 2020年嵊泗縣用水量統計表
圖2.1-1 2020年嵊泗縣用水量結構圖 根據近幾年舟山市水資源公報成果,嵊泗縣2015~2020年用水總量、各行業用水量統計結果見表2.1-10和圖2.1-2。主要表現為: (1)用水總量:自國務院印發《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后,嵊泗縣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年際間總體上變化不大。 (2)不同行業用水量:各行業用水量年際間總體變化不大,居民生活用水量占比最大,達70%左右;其次為城鎮公共用水量,占比為20%左右;工業用水量在30~40萬m3之間波動;農田灌溉和林木漁畜用水量相對最小,均不超過5萬m3。 表2.1-10 2015~2020年嵊泗縣各行業用水量 單位:萬m3
圖2.1-2 嵊泗縣不同行業用水量變化趨勢圖 2.1.2.2 用水效率根據嵊泗縣2020年水資源公報成果,嵊泗縣現狀各行業用水效率如下: 表2.1-11 嵊泗縣2020年各行業用水效率
選取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等6個用水指標與省、市及先進地區用水水平進行對標分析,評價嵊泗縣現狀用水效率。 根據評價結論,嵊泗縣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與全省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效率較低;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和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處于全省領先水平;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與省市平均水平基本相當。 表2.1-12 嵊泗縣現狀用水效率評價
備注:1.城市管網漏損率數據來自《浙江省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21)》,未修正;2.先進值為其所在地區的平均值。 2.1.2.3 節水管理水平嵊泗縣農業農村局(水利局)設有水資源管理科(節水辦),負責水資源管理和節水管理工作。日常工作包括取水許可審批、取水計劃下達、取水實時監控、水資源費征收、水資源保護、計劃用水管理、節水宣傳、載體建設等。 近年來,嵊泗縣以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為重點,不斷深化水務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創新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水資源管理政策、不斷夯實基礎工程保障體系,持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供水和排水、用水與節水、治污和回用等各項工作均有較大的創新和提升。 2.2 節水工作存在的問題 (1)節水設施建設力度需要加大 雖然嵊泗縣財政對節水工作有一定投入,但由于節水的市場化投入機制尚未建立,節水資金投入還難以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節水工作的要求。老城區和農村自來水管網尚未實現分區計量,管網漏水得不到及時改造,2020年嵊泗縣供水管網漏損率高達25%;部分工業企業內部的生產用水管理基礎薄弱,對水平衡測試工作認識不足,對節水設施改造缺乏投入的動力;雨水蓄集等非常規水資源的利用還不能得到有效推廣。 (2)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節約用水工作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和工作任務,做好節水工作需要政府主導、各部門之間緊密協作、全社會積極參與。但由于嵊泗縣傳統的用水方式、用水習慣影響,嵊泗縣各部門、社會各界對節約用水工作認識不足充分,對節水就是減污、節水就是惠及民生、節水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不足?,F階段嵊泗縣開展節約用水工作合力尚不夠強,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細化。 (3)節水意識仍需提升 盡管嵊泗縣用水管理的思路逐步向節約用水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轉變,并提出了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等目標要求,但目前水資源浪費現象仍有一定程度存在。因此,還需加大許多部門、單位對節水意識的認識、節水的制度措施的落實,大力度提高用水效率,對節水減排工作引起足夠重視。 (4)節水載體建設需要推廣 由于節水型載體建設的各行業主管部門缺乏針對用水效率管理的有效激勵政策,以及資金投入的不足,在工業、生活、機關單位和公共服務業節水方面缺乏有力抓手,目前仍以點上的節水示范為主,面上覆蓋較低,不能形成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農業節水方面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現象,農業用水計量和用水管理較為薄弱,不利于用水效率的提高。 2.3 節水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1)從外部看,國家和浙江省的治水戰略部署都對節水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工作方針明確當前的關鍵環節是節水,從觀念、意識、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節水放在優先位置。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連續出臺了關于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各項措施政策措施,并印發了《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就十四五期間全國開展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推行合同節水管理、建立水權制度、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等作出了重要的部署。浙江省貫徹落實國家節水工作的有關精神,爭當全國水利建設的“模范窗口”,持續深入推進“五水共治”,把抓節水作為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環節,根據《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結合浙江實際,制定并印發了《浙江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到2025年,節水政策法規體系、標準體系、市場機制基本完善,技術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用水效率指標持續向好,全社會形成良好節水風尚,全省水資源節約循環利用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的總體要求。十四五期間是浙江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也是破除水安全制約瓶頸的重要時期,浙江省對節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堅持節水優先和綠色發展,實行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推動粗放用水方式向高效用水方式轉變,切實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安全保障能力。 (2)從自身看,嵊泗縣通過多年來節水型社會體系建設,在經濟、社會和生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效益,綜合用水效率方面已經接近國內先進的水平,但是嵊泗目前依舊面臨以下幾點水資源問題。 1)水資源供需矛盾遠未解決。隨著經濟的進一步集聚、港口物流項目基地和美麗海島建設進程的加快,嵊泗縣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期。根據《嵊泗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嵊泗縣未來人口的發展趨勢、城鎮化動力機制和各城鎮發展條件的分析,嵊泗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或將達到75%。隨著海島旅游業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用水需求將進一步提出水質和水量的雙重要求,公共用水和服務業用水的需求量也將激增。2025年在50%保證率時能滿足縣域用水需求,在75%、95%保證率下缺水情勢較為嚴重。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呈擴大態勢,必然對節水提出更高的要求。 2)水資源開發難度加大。嵊泗縣總體水資源總量不大,地表水資源開發率底,由于受地理條件限制,縣域內具備修建水庫、堤壩等蓄水工程的地點越來越少,且涉及的移民、環境保護等問題越來越復雜,進一步開發水源的難度也越來越高,嵊泗縣不能依賴水源規模的擴大來滿足快速增加的水資源需求,而只有依靠節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才能有效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 3)社會經濟發展亟須水資源作為基礎支撐。嵊泗縣現階段以港口、旅游、漁業等為主要發展行業,以帶動下一輪經濟增長。而水資源作為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支撐,如何進一步挖潛本地水資源開發,積極爭取境外水資源供給,努力拓展非常規水資源補充,是嵊泗縣目前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 3 規劃目標和主要任務 3.1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節水優先”方針,緊緊圍繞“美麗海島”建設,把節約用水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舉措,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提升全縣節水水平。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強化水資源的剛性約束,落實目標責任,實施節水工程,強化監督管理,推動制度、政策、技術、機制創新,通過示范引領和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節水意識,促進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為藍海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2 基本原則 (1)立足節水、統籌兼顧 從節水促減排的重大意義著手,與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綜合規劃、行業發展規劃相協調,統籌解決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與保護問題。 (2)立足現狀、系統謀劃 節水工作的開展涉及全社會、各行業、多部門,立足現狀和需求,抓住現階段嵊泗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中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全過程、多方位、多層次的節水舉措。 (3)突出重點、有序推進 區分輕重緩急,明確階段工作目標,將節水行動作為工作重點,將節水標桿創建作為重要抓手,按照不同類別任務需求和經濟保障能力制定翔實的工作計劃,逐年實施,穩步有序地推進節約用水規劃的實施。 (4)強化落實、機制保障 在加強農業節水、生活節水、工業節水改造等工程建設的同時,規范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健全財政補助、節水獎勵、非常規水利用激勵制度等政策措施,大力發揮政策和市場機制的導向作用。加強水情宣傳教育,推動形成社會愛水護水節水的良好風尚。 3.3 規劃范圍及水平年 (1)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的范圍為嵊泗縣全陸域,陸域面積86km2。 (2)水平年 規劃基準年:2020年; 近期水平年:2022年; 遠期水平年:2025年。 3.4 規劃依據 (1)法律法規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4號,2016年7月2日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7號,2017年6月27日修正); 3)《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76號,2017年3月1日); 4)《浙江省水資源條例》(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020年9月24日經浙江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并公布); 5)《浙江省資源綜合利用促進條例》(2011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8次會議通過); 6)《浙江省綠色建筑條例》(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73號,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2)政策文件類 1)《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國發〔2012〕3號);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16〕2號); 4)《關于印發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環資〔2016〕876號); 5)l《關于推行合同節水管理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發改環資〔2016〕1629號》; 6)《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建立全國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工作的通知》(辦資源〔2016〕57號); 7)《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意見》(浙政發〔2012〕107號); 8)《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公布第一批通過節水型社會建設驗收縣(市、區)和啟動第二批縣(市、區)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的通知》(浙政辦發〔2016〕47號); 9)《浙江省水利廳浙江省節約用水辦公室關于印發 10)《舟山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舟政發〔2010〕11號)。 (3)規范標準類 1)《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編制導則》(水資源〔2004〕142號); 2)《水資源評價導則》(SL/T238-1999); 3)《工業用水考核指標及計算方法》(CJ42-1999); 4)《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CJJ92-2016); 5)《用水審計導則(試行)》(SL/Z549-2012); 6)《取水許可技術考核與管理通則》(GB/T17367-1998); 7)《浙江省用(?。┧~(2019年)》; 8)《浙江省農業用水定額》(DB33/T769-2016); 9)水利部《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試行)》(2017年5月); 10)《浙江省縣域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試行)》; 11)浙江省發布的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公共機構、節水型小區、節水型灌區的建設標準。 (4)其他相關資料 1)《浙江省節約用水“十四五”規劃》(2021年); 2)《舟山市水資源公報》(2015~2019); 3)《嵊泗縣統計年鑒》(2015~2019); 4)《嵊泗縣節水行動實施方案》; 5)嵊泗縣水利普查統計資料等公開發布的資料。 3.5 規劃目標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意見》(浙政發〔2012〕107號),節水控制指標主要包括:用水總量(不含環境配水量,下同)、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4項指標。 本階段在此基礎上,新增加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城鎮居民年人均生活用水量3項指標。結合嵊泗縣實際以及相關規范標準要求,參考《嵊泗縣節水行動方案》提出嵊泗縣至2022年和2025年主要節水控制指標要求。 表3.5-1 嵊泗縣“十四五”節水主要目標指標表
3.6 規劃任務 強化橫向協作、縱向聯動,按照開源與節流總體思路,強化節水剛性約束,通過實施“雙控行動”,以“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非常規水利用、節水標桿引領及節水科技支撐”六大工程為重點,通過完善“水價綜合改革、水資源稅費改革、節水獎勵、節水融資、水效標志及用水制度”六項機制,充分拓展開源節水工程建設為關鍵,推動形成政府主導、市場發力、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節水新局面,激發全社會節水動力,以此來有效緩解嵊泗縣嚴峻的水資源供需矛盾。 4 重點領域節水工程 4.1 農業節水增效工程 隨著近年來嵊泗縣持續推進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嵊泗縣農業節水工作成效較為顯著,農田灌溉利用系數持續提高,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400畝。 規劃期繼續保持灌區節水改造工作成果,持續推進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測算、農業用水核算等工作。加強農田灌溉設施運行、養護管理考核,繼續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落實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到2025年,全縣高效節水灌溉面積保持在400畝。 4.2 工業節水減排工程 《嵊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嵊泗縣“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嵊政辦發〔2020〕33號)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全縣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推動固廢源頭減量。未來幾年,實施清潔生產的工業企業總數年度增長率不低于5%,直到所有工業企業均完成清潔生產。 本規劃提出加快推進全縣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推進治理技術創新,重點突破廢水污染防治過程中廢水預處理能力。支持企業開展水平衡測試。到2022年,進一步提升工業企業廢水預處理能力,提高廢水回用比例;強化廢水分質分流處理,引入污泥源頭減量的生化治理工藝技術,從源頭減少污泥產生。 根據《嵊泗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方案》,按照節水型社會縣域達標建設要求,截至目前,嵊泗縣已完成企業清潔生產審核33家,企業水平衡測試11家。規劃到2022年,再完成2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到2025年,再完成3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 4.3 城鎮節水降損工程 4.3.1 鞏固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2018年,嵊泗縣完成了國家節水型社會創建工作。下階段,嵊泗縣應鞏固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提高城市節水工作系統性,將節水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用水消費各環節,實現優水優用、循環循序利用。結合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提高雨水資源利用水平。積極推廣非常規水利用技術、設備與工藝。 4.3.2 提升公共領域節水隨著嵊泗縣生活和居住條件的改善,公共設施的完善,使得嵊泗縣對公共領域節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規劃嵊泗縣公共機構率先開展供水管網、綠化澆灌系統節水診斷,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全面使用節水器具。大力推廣綠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應安裝節水器具。推動城鎮居民家庭節水,普及推廣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到2022年,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達到86%;到2025年,公共場所及公共建筑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達到92%。 4.3.3 控制供水管網漏損規劃加快嵊泗縣城鄉供水管網改造建設,降低原水輸水損失率和制成水供水管網漏損率。加強公共供水系統運行監督管理,推進城鎮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嚴格漏損管控,協同推進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專業化管理,建立城鄉清潔高效的供水管網。到2022年,新改建供水管網30公里以上,縣城區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 4.4 非常規水利用工程 4.4.1 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作為目前較為理想的解決海島飲用水的措施之一,繼續加強海水利用勢在必行。規劃在原有海水淡化利用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提升效率和水質,繼續推廣海水淡化產業;積極探索海水淡化水、本地水源、大陸引水協同調配模式及相應的水價政策、激勵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形成有海島特色可復制的海水利用模式。到2022年,本島和小島鄉鎮新(擴)建海水淡化廠4處,全縣海水淡化產能規模達到2.15萬m3/d。 4.4.2 雨水利用《嵊泗縣2020年治水治污大會戰實施方案》嵊政辦發〔2020〕20號文件明確提出,“抓節水。推進節水工程。貫徹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提高水資源利用率?!?/p> 規劃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區塊規劃、項目建設、舊城改造等領域內充分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積極探索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力量支持,新建小區、城市道路、公共綠地等因地制宜配套建設雨水集蓄利用設施,提高非常規水利用。2021~2022年,每年新建雨水收集系統10套,推廣節水器具1000套,投資15萬元。2023~2025年,每年新建雨水收集系統10套,推廣節水器具1000套,投資15萬元。 4.5 節水標桿引領工程 聚焦聚力重點用水領域,分級建立重點用水戶名錄,打造一批節水標桿工程。推進節水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常態化開展節水宣傳活動。規劃到2022年,再創建15個節水型公共機構,1個節水型居民小區,1個節水宣傳教育基地;到2025年,再創建1個節水型居民小區,再創建15個節水型公共機構。具體建設指標分析如下: (1)節水型公共機構 目前,嵊泗縣公共機構總數是245個,節水型單位有195個,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為80%。規劃到2022年,再創建15個節水型公共機構;到2025年,再創建15個節水型公共機構。到2025年,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將達到92%。 (2)節水標桿校園 根據《關于開展節水標桿引領行動的通知》創建要求,獲得過浙江省節水型單位(學校)稱號且滿一年,可申報節水標桿學校。據統計嵊泗縣縣域范圍內無省級節水型學校,不滿足節水標桿校園創建條件。 (3)節水標桿酒店 根據《關于開展節水標桿引領行動的通知》創建要求,獲得過浙江省綠色旅游飯店稱號且滿一年的酒店,可申報節水標桿酒店。據統計嵊泗縣域范圍內只有嵊泗遠東長灘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安梵度假酒店一家銀樹葉綠色飯店,因為安梵度假酒店條件有限,所以對于節水標桿酒店不做規劃。 (4)節水標桿小區 目前嵊泗縣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共有14個,目前已創建節水型居民小區3個,規劃到2022年,再創建1個節水型居民小區;到2025年,再創建1個節水型居民小區,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成率達到36%。 (5)節水標桿企業 根據《關于開展節水標桿引領行動的通知》創建要求,獲得過浙江省節水型企業稱號且滿一年,可申報節水標桿企業。據統計嵊泗縣縣域范圍內有省級節水型企業4個。 由于嵊泗企業規模小、數量少、產品單一、產量低,無高耗水行業,企業創建節水型企業的積極性低,故嵊泗縣十四五期間無節水型企業創建計劃,規劃每年開展1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 (6)節水宣傳教育基地 規劃至2022年,創建1個節水宣傳教育基地。 4.6 節水科技支撐工程 本次節約用水規劃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推廣節水技術和裝備、建設自動化與信息化工程等措施。 (1)推廣節水技術和裝備 加大先進技術引進和推廣應用力度,重點支持用水精準計量、水高效循環利用、精準節水灌溉控制、管網漏損監測智能化、非常規水源利用等先進技術及設備的推廣應用。 (2)建設自動化與信息化工程 結合嵊泗縣近期飲水工程實施計劃,開展嵊泗縣飲水信息化建設。主要包括飲水信息化平臺建設及各水廠自動控制監測、視頻安防監控、供水管網監控、水質實時監測、信息傳輸網絡、水廠自動化監控系統軟件應用等內容。 5 節水體制機制建設 5.1 實行總量強度控制 5.1.1 完善區域承載能力評價機制規劃實施期間(2021~2025年),需加強水資源監控體系建設,完善區域承載能力評價機制。根據《浙江省水利廳關于建立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的實施意見》,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水資源監控體系建設 推進農村飲水工程計量監測,進一步提高計量監測覆蓋率。加強監測設施運行維護,提高數據信息質量,做好非農取水量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動態更新。 (2)完善監測預警評價技術方法 水資源承載能力分為超載、臨界超載、不超載三個等級。在全國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技術大綱基礎上,結合實際,確定采用用水總量、工業和生活用水量、萬元GDP用水量指標進行水資源承載狀況評價。 (3)開展定期和實時評價 每年開展全縣域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存在超載和臨界超載問題時,要開展超載成因分析,形成自查報告后報上級主管部門。 (4)定期發布監測預警報告 根據年度評價結果和超載成因分析結論,形成嵊泗縣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年度報告。主要評價結論納入嵊泗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警年度報告,應用于各級各類規劃制定。同時,依據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結論,做好評價指標和超載閾值與各類規劃的目標有效銜接。 5.1.2 實行用水全過程管理嚴控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嚴格實施規劃和建設項目水影響評價、節水“三同時”等制度,建立節水評價機制,控制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從嚴審批新增取水許可,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加強對重點用水戶、特殊用水行業用水戶的監督管理。 (1)嵊泗縣嚴格落實取水許可管理制度 按照《浙江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縣農業農村局(水利局)規范取水審批管理,按照實施細則要求,確保依法發證和及時換證率達到100%,在取水戶換證時要嚴格核定取水量;針對農業自備取水戶,按照水利部《關于加強農業取水許可管理的通知》(辦資源〔2015〕175號)和《浙江省農業取水許可管理工作方案》(浙水?!?016〕21號)的要求,推行農業取水許可審批工作。 按照《浙江省水利廳關于印發用水監管檔案建設管理工作細則的通知》(浙水?!?015〕6號)的要求,由嵊泗縣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牽頭完善“一戶一檔”信息臺賬,形成取水許可管理信息檔案庫,將取水戶信息100%錄入省水資源管理系統。 (2)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制度 按照《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要求,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制度,把水資源論證作為項目取水許可審批、核準的剛性前置條件。嚴格審批流程,加強存檔和統計工作,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分類實施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 (3)嚴格執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繼續落實《浙江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繼續按照目前行之有效的辦法,嚴格按照規定的征收范圍、征收對象、征收標準和征收程序開展水資源費征收,不得擅自減免水資源費,做到應收盡收。 同時認真開展水資源費使用情況分析,提出該費主要用于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的意見。 (4)突出和深化計劃用水管理 嵊泗縣目前已對自備水用戶根據《浙江省取水戶年度取水計劃管理規定》開展了取用水管理,落實了相關管理工作,對管網水用戶,已開展計劃(定額)核定工作。 根據《嵊泗縣農業農村局關于下達2020年度取水計劃指標的通知》(嵊農發〔2019〕65號),2020年嵊泗縣對自備取水戶及管網用水戶均下達了取水計劃,自備水計劃用水覆蓋率達到100%,管網用水覆蓋率達90%以上,取水計劃的下達及調整流程符合規定、計劃水量核定合理。同時嚴格執行超計劃累計加價制度,不存在未執行現象。 (5)不斷加強建設項目節水設施管理 嵊泗縣創建辦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舟山市建設項目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辦法的通知》(舟政辦發〔2017〕173號)文件要求,聯合縣發改局、縣住建局專題印發了《關于執行落實舟山市建設項目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辦法的通知》(嵊節水建辦〔2018〕2號),在建設圖紙審查審批中,均能嚴把節水“三同時”關,達不到要求的,一律不予審批或施工,從源頭上抓好節水。項目竣工驗收時,由節水主管部門對節水設施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的,建設項目不得投入使用。嵊泗縣嚴格限制新上耗水量大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對這樣的項目,必須同時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并做到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2020年嵊泗縣不存在未落實情況。 5.2 政策制度建設 5.2.1 全面深化水價綜合改革完善居民階梯水價和非居民用水差別化水價制度,分步推行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繼續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落實農業用水補貼。 (1)居民階梯水價和非居民用水差別化水價制度 嵊泗縣于2015年11月印發了《嵊泗縣節約用水管理實施辦法》,明確了單位用戶實行定額管理和計劃用水相結合的制度。居民生活用水推行一戶一表制,并實行階梯式水價。 嵊泗縣發展和改革局于2016年10月出臺了《關于調整污水處理費標準及簡化城市水價分類的通知》(嵊發改價格〔2016〕8號)。其主要內容為:嵊泗縣自來水公司水價分類,由現行的居民生活用水、非經營性用水、經營性用水(工業用水和商業服務性用水)和特種行業用水4類,簡化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種行業用水3類。鑒于居民污水處理費上調0.05元/m3,為不增加居民支出,保持到戶水價穩定,居民生活用水供水價格下調0.05元/m3;非經營性用水、經營性用水合并為非居民生活用水后,供水價格統一調整為5.50元/m3;特種行業用水供水價格不變。 圖5.2-1 嵊泗縣非居民用水差別化水價制度 (2)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嵊泗縣于2018年編制了《嵊泗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并完成有效灌溉面積400畝的改革任務。 圖5.2-2 《嵊泗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批復 下一步,嵊泗縣將繼續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落實農業用水補貼。 5.2.2 推動水資源費改革《浙江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浙政辦發〔2020〕27號)提出“推動水資源稅費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積極推動水資源稅費改革,建立差別化稅率體系,發揮促進水資源節約的調節作用”。嵊泗縣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實施水資源稅費改革各項措施,發揮差別化稅率對水資源節約調節作用,促進水資源節約利用。 5.2.3 健全節水獎勵機制節水獎勵主要包括農業水價節水獎勵和水資源管理中開展的其他節水獎勵工作。 (1)農業節水獎勵政策方面 目前,根據嵊泗縣農林水利圍墾局和財政局關于印發的《嵊泗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精準補貼及節水獎勵辦法》,落實農業節水獎勵政策。一是對農業水價改革灌區所在的村集體進行精準補貼,精準補貼實行“先考核,后補貼”的補貼模式,對考核結果為一檔、二擋、三擋、四擋分別補貼10000元、8000元、6000元、0元;二是對節水成效明顯的農業水價改革灌區所在的村集體進行節水獎勵,節水獎勵按節水量進行獎勵,節水量在15%以內(含15%),獎勵1000元;節水量在15%~30%之間(含30%),獎勵2000元;節水量超過30%,獎勵3000元。 圖5.2-3 嵊泗縣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辦法 (2)其他節水獎勵政策方面 為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充分調動用水企業和居民小區的節水積極性,推動節水管理工作,嵊泗縣出臺節水獎勵政策《嵊泗縣節約用水獎勵辦法》(嵊節水建辦〔2018〕5號),獎勵資金在嵊泗縣節水型社會建設資金中列支,其中節水先進企業獎勵2萬元,節水先進小區獎勵1萬元。2019年對東方之珠苑、鉆石苑、水晶苑3個節水型小區各獎勵了1萬元。 下階段,嵊泗縣將繼續加強財政統籌,對節水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和獎勵;對雨水集蓄利用、節水技改等節水項目,制定管理及獎勵辦法,建立節水鼓勵機制。 5.2.4 完善定額管理機制結合嵊泗縣用水主體特點,配合市級部門制定舟山市用水定額,建立覆蓋主要農作物、生活服務業、漁產品加工業的先進用水定額體系,嚴格用水定額管理。 同時,繼續加強節水標準執行情況跟蹤、評估和監督,建立行業水效準入機制,定期組織開展用水定額監督檢查,通過節水改造,以達到先進定額管理要求。 5.2.5 健全用水監測統計制度嵊泗縣已通過數字化監控平臺對公共供水戶進行用水總量實時監控,每季度對自備取水戶進行現場調研及資料收集,對灌區及第三產、居民、魚塘等進行抽樣調研,而后相關用水數據均通過“水資源平臺”上傳至省里。 下階段,繼續加強用水計量監測能力建設,加強取用水標準化管理,提高用水計量覆蓋率,落實重點用水戶用水動態監測,建立健全用水統計名錄。按照數字化轉型的要求,深化取水許可電子證照應用推廣。 5.3 市場機制創新 5.3.1 探索水資源產權改革水資源屬全民所有,但由于產權主體的虛擬和水資源具有具體使用主體,因此我國提出水資源產權改革,這種改革是屬于水資源使用權上的改革。本項為探索性工作,省內湖州、麗水等部分縣市區目前有過部分探索。 下階段,嵊泗縣計劃推進水資源使用權確權,合理確定區域取用水權益,科學核定取用水戶許可水量,強化水資源用途管制。探索水資源資產價值轉化、水權交易實踐和研究。 5.3.2 拓展節水融資模式5.3.2 落實水效標志制度2018年浙江省按照國家部署,開展水效標志管理。水效標志類似家電產品的能耗標識,是指采用企業自我聲明和信息備案的方式,表示用水產品水效等級。目前嵊泗縣已落實相關工作。 下一步嵊泗縣將計劃按照國家部署開展相關工作。貫徹實施《水效標志管理辦法》,加強市場監管,開展水效標志監督檢查和專項檢查,逐步淘汰水效等級較低產品。加大水效標志制度的宣傳,積極指導用水戶選擇高效節水產品。 6 投資估算和效果評價 6.1 投資估算和實施計劃 6.1.1 投資估算經估算,2021~2025年嵊泗縣節約用水工作五年總投資約27755萬元,其中2021~2022年總投資15830萬元,2023~2025年總投資11925萬元。新增政府投資18435萬元,企業投資75萬元,列入十四五規劃和政府預算9245萬元,具體見表6.1-1。 表6.1-1 嵊泗縣節約用水工作投資計劃及估算表
6.1.2 實施計劃根據嵊泗縣實際情況、資金安排計劃、節水領導小組的責任分工和具體項目的運作方式,將各項任務和工作逐一分解到2021~2025年和各行業主管部門。具體實施計劃詳見附表。 6.2 效果評價 6.2.1 節水效果(1)用水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到2022年,嵊泗縣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至91%以上,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覆蓋率達到86%,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至0.894,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到2025年,嵊泗縣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覆蓋率達到92%,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進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進一步提高。 (2)區域用水總量得到有效控制 通過本規劃的實施,嵊泗縣2022年和2025年用水總量分別控制在640萬m3和700萬m3以內,實現了在城鎮化、國民經濟、人口、旅游服務業規模等快速增長的情景下,區域用水總量保持低速、緩慢增長,能基本實現節約用水規劃實施的總目標。 6.2.2 經濟效益《嵊泗縣節約用水“十四五”規劃》以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為目標,單位水資源產出效益顯著提高,推進了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高。在減少用水成本的同時,也帶來節省污水處理費、減少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工程投資等方面的經濟效益。 6.2.3 社會效益本規劃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為核心,開展節水工程建設,同時加強水資源保護和統一管理,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節水工作的監督考核,能較好地遏制用水浪費現象,有效緩解今后水資源供需矛盾,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 通過農業節水灌溉等途徑,大力推進富麗鄉村建設,提升城鄉發展的協調性、均衡性和普惠性;通過各種形式的節水宣傳教育,促進全民節水意識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營造生態文明的生活新風尚;本規劃的實施可切實轉變全社會對水資源的粗放利用方式,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6.2.4 生態與環境效益通過水資源的節約,可有效減少污水排放量,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生態環境良性循環。通過實施嵊泗縣節約用水規劃的實施,可以進一步加強農業、生活和工業的節約用水,加強非常規水源利用和污水治理,必將大幅度減少對水質的污染,十分有利于水生態環境的保護,有效提高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7 保障措施 7.1 加強組織領導 縣水資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員會負責協調全縣節水實施中的重大問題,日常工作由縣節約用水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水利局))承擔??h水利局會同有關單位組織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對執行情況開展監督檢查??h政府對嵊泗縣的節水工作負總責,加強工作協調,完善工作機制,明確任務分工,確保節水行動目標任務完成。 7.2 保障資金投入 加大水資源費對節水方案實施的支持力度,對在節水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等給予表彰獎勵??h財政部門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重點支持節水“六大工程”建設、水資源節約保護、節水宣傳教育等,建立節水標桿建設、水平衡測試、節水載體創建獎勵制度,助力節水工作順利推進。 7.3 強化監督考核 建立政府節水目標責任制,將單位GDP用水量等用水指標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及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節水工作年度目標任務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和“五水共治”管理。 7.4 增強節水宣傳教育 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倡導綠色消費新風尚,鼓勵購買使用節水產品。開展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節水知識,增強全民節水意識,形成合理用水、文明用水的良好氛圍。發揮主流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提高公眾對嵊泗縣水資源基本情況的認識,取之有度,用之有節,養成節水好習慣,樹立綠色新風尚。 附表 嵊泗縣節水方案年度實施計劃表
|
|||||||||||||||||||||||||||||||||||||||||||||||||||||||||||||||||||||||||||||||||||||||||||||||||||||||||||||||||||||||||||||||||||||||||||||||||||||||||||||||||||||||||||||||||||||||||||||||||||||||||||||||||||||||||||||||||||||||||||||||||||||||||||||||||||||||||||||||||||||||||||||||||||||||||||||||||||||||||||||||||||||||||||||||||||||||||||||||||||||||||||||||||||||||||||||||||||||||||||||||||||||||||||||||||||||||||||||||||||||||||||||||||||||||||||||||||||||||||||||||||||||||||||||||||||||||||||||||||||||||||||||||||||||||||||||||||||||||||||||||||||||||||||||||||||||||||||||||||||||||||||||||||||||||||||||||||||||||||||||||||||||||||||||||||||||||||||||||||||||||||||||||||||||||||||||||||||||||||||||||||||||||||||||||||||||||||||||||||||||||||||||||||||||||||||||||||||||||||||||||||||||||||||||||||||||||||||||||||||||||||||||||||||||||||||||||||||||||||||||||||||||||||||||||||||||||||||||||||||||||||||||||||||||||||||||||||||||||||||||||||||||||||||||||||||||||||||||||||||||||
【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
|||||||||||||||||||||||||||||||||||||||||||||||||||||||||||||||||||||||||||||||||||||||||||||||||||||||||||||||||||||||||||||||||||||||||||||||||||||||||||||||||||||||||||||||||||||||||||||||||||||||||||||||||||||||||||||||||||||||||||||||||||||||||||||||||||||||||||||||||||||||||||||||||||||||||||||||||||||||||||||||||||||||||||||||||||||||||||||||||||||||||||||||||||||||||||||||||||||||||||||||||||||||||||||||||||||||||||||||||||||||||||||||||||||||||||||||||||||||||||||||||||||||||||||||||||||||||||||||||||||||||||||||||||||||||||||||||||||||||||||||||||||||||||||||||||||||||||||||||||||||||||||||||||||||||||||||||||||||||||||||||||||||||||||||||||||||||||||||||||||||||||||||||||||||||||||||||||||||||||||||||||||||||||||||||||||||||||||||||||||||||||||||||||||||||||||||||||||||||||||||||||||||||||||||||||||||||||||||||||||||||||||||||||||||||||||||||||||||||||||||||||||||||||||||||||||||||||||||||||||||||||||||||||||||||||||||||||||||||||||||||||||||||||||||||||||||||||||||||||||||
|